伴随 NB-IOT、LoRa、5G 等无线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快速成熟,已经诞生近四十余年的 8051 系列微处理,在功耗、性能、开发难易程度方面,已然全面落后于 ARM Cortex-M3 等主流嵌入式微控制器方案。但是由于其技术架构较为经典,寄存器配置相对简洁,在一些低成本场景中依然有所沿用。笔者当前使用的开发板基于宏晶STC89C52RC嵌入式微控制器方案,虽然购置于六年以前,但是依然集成有各类常用的 UART、I²C、SPI 总线模块。
笔者日常开发工作当中,经常需要使用到此类嵌入式总线通信协议,因此参考了官方文档以及相关技术资料,逐步将本文涉及的各类模块驱动移植至当前开发板,便于用作与其它嵌入式设备联调测试之用。近几年,意法半导体的STM32F103C8T6量产价格不断下探,已经逐步接近宏晶的STC8051系列产品,可以预见后者将会逐渐面临市场淘汰,作为一款极为经典的 8 位微控制器,用作测试和实验目的依然是不错的选择。